武功山搭子福建-《武功山徒步记:与福建搭子的云海之约》
清晨五点半,武功山的金顶还笼罩在薄雾中。我裹紧冲锋衣,搓了搓冻僵的手指,转头对身旁的福建搭子阿林笑道:“这日出要是不好看,你得赔我一碗沙县拌面。”阿林操着浓重的闽南口音回怼:“莫慌啦,云海马上来咯!”
三天前,我们在山脚的青旅拼房结识。阿林背着塞满茶叶和肉脯的登山包,自称“福建山野代言人”,却因低估江西的湿冷,连夜向我借走了唯一一条秋裤。同行五人里,就数他最闹腾——每爬半小时就要掏出手机拍“抖音素材”,在好汉坡崩溃喊“夭寿哦”,又在看到草甸时瞬间满血复活:“哇!像不像《卧虎藏龙》的取景地?”
最难忘的是第二天的露营。暴雨突袭后帐篷渗水,我们挤在避难所的屋檐下啃着阿林带来的土笋冻。他神秘兮兮地从保温杯倒出热茶:“武夷山正山小种,比你们江西的云雾茶还暖胃!”夜话时才知道,这个总把“爱拼才会赢”挂嘴边的泉州小伙,刚经历创业失败,是专程来武功山“找答案”的。
次日放晴,万亩草甸翻滚着金色的波浪。阿林突然指着远处喊:“快看!像不像《大鱼海棠》里的云墙?”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朝阳正刺破云层,把福建人眼里的山海幻境,泼墨般洒满了整座江西的山峦。
下山时阿林把登山杖送给了捡垃圾的环卫阿姨,说“武功山的神明会保佑我下次投标成功”。高铁站分别前,他塞给我一包铁观音:“下次来福建,带你去爬武夷山天游峰,比这儿陡多啦!”
或许旅行的意义,就是遇见另一个坐标的故事。就像武功山的云海终会散去,但那些在海拔1918米处交换过的人生片段,早已沉淀成比金顶更坚实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