骚搭子唱戏-《骚搭子唱戏:市井烟火里的戏谑人生》

巷子口的槐树下,老张头的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《牡丹亭》,隔壁“骚搭子”李三却扯着破锣嗓子接了一句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——不如我这一碗牛肉面!”围观的老少爷们哄笑成一团,嗑瓜子的、端茶缸的,连路过卖糖葫芦的都忍不住驻足。《骚搭子唱戏:市井烟火里的戏谑人生》

“骚搭子”是街坊们给李三起的外号,因他总爱在正经事里插科打诨,唱戏更是“骚”得别具一格——黄梅戏混着摇滚调,《天仙配》能被他嚎成“夫妻双双把家还,回家先搓八圈麻将牌”。可奇怪的是,这荒腔走板的调子竟成了巷子里最鲜活的背景音。《骚搭子唱戏:市井烟火里的戏谑人生》-骚搭子唱戏

有人说他糟蹋了传统,李三却叼着烟屁股咧嘴一笑:“戏文里唱‘人生如戏’,我这儿可是‘戏如人生’!”他扯开嗓门,把《空城计》的诸葛亮唱成菜市场砍价的泼皮,把《贵妃醉酒》的杨玉环演成跳广场舞的邻家婶子。台下哄笑间,倒有人咂摸出味儿来——那些帝王将相的悲欢,可不就是柴米油盐的倒影?骚搭子唱戏

有一回,真来了个戏班子的老琴师,听完李三的“改良版《霸王别姬》”,竟拍腿叫绝:“虞姬自刎非得哭哭啼啼?我看你这‘霸王啊,房贷还没还完呐’更扎心!”后来,李三的破锣嗓子和老琴师的胡琴竟搭了伙,一个荒诞一个苍凉,在旧城拆迁的废墟旁唱了最后一出戏。

如今巷子拆了,槐树没了,可总有人记得那个午后——李三踩着三轮车,车头绑着红绸子,他扯开嗓子吼着自创的“拆迁版《定军山》”:“这一片砖瓦啊,它葬了爷的青春——”尾音拖得老长,像一声笑,又像一声叹。

(注:文中“骚搭子”为虚构人物,取方言中“骚”字诙谐跳脱之意,暗喻市井文化对传统的解构与再生。)